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网上现金棋牌平台

字号: A A A

  • 北服故事 | 白手起家、忆耕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访网上现金棋牌平台原机械系教师郭英
  • 2018-05-30
  • 来源:党委宣传部 离退休工作处
  • 作者:钟祯 王雨桐 摄影:王雨桐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编者按】重温北服创建史,激励今日北服人。为进一步追忆学校的发展历程,浓厚师生的爱校热情,党委宣传部策划了“北服故事·口述历史”征集活动,联合学校离退休工作处、校友会一同寻找曾在北服从教、从学、从工的老师、校友和职工,再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记录学校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和精彩瞬间,触摸一路踏歌而行的脉搏。如果您也是有故事的北服人,愿意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采撷北服记忆,我们期待您的赐稿。投稿邮箱xcb@bift.edu.cn(请注明“北服故事”)。



      【记者手记】郭英老师是网上现金棋牌平台初创时期的教师,曾在机电系教授纺织机械、金属工艺等课程,也是当时网上现金棋牌平台的机械专家之一。近日,北服记者团对郭英老师进行了专访,八十多岁的郭老师精神抖擞,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与北服的往事。

       时光一下子被拉回到五十八年前。1960年,刚刚走出天津大学校园、怀揣着期待的郭老师,来到了当时位于东大桥“中纺里”的北京纺织工学院(网上现金棋牌平台前身)。进入北京纺织工学院后,郭老师胸前的白校徽(天津大学校徽)换成了红校徽,这意味着身份的转变,从无拘无束的学生变成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人民教师,心中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当时机械基础教研组组长是周荣林老师,周老师为郭老师介绍了建校情况。


    机电系全体教师合影


       郭老师被分配到纺织机械专业,当时正值纺织机械专业酝酿筹建之际,为此学校调来了很多机械专业的老师。其中,担任机械课的教师有来自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的郭志佩教授,以及顾其清、黄光宇、朱培本、周荣林等十余位老师,还有1959年毕业分配来的年轻教师;任制图课的除周荣林老师外,还有何建华、朱乃新、刘信恺、徐泰珍、陈福全等,全部来自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任金属工艺课的有顾其清、邢忠友、郑浪平老师。当时教研小组并没有很严格的划分,金属工艺教研课和机械制图教研课都是在一起的。郭老师先跟随周荣林老师做助教,后来主要担任金属工艺课程。那时在校的学生是第一批59届学生(简称9字头),共6个班,郭老师进校那年招收入学的是60届的学生(简称0字头),也有6个班。学校在东郊定福庄的新校址也正在建设当中。


    化纤机械7904班毕业六年(1983年6月)


      初到学校的郭老师干劲十足。金属工艺这门课是实践课程,需要动手操作,所以就需要一个工作间,能让学生们在里面做做车、钳、刨、磨(四个工种),或者动动锉刀、扳子,但实际上这些设备当时都没有,所以周荣林组长分配郭老师筹建金工实习工厂。学校拨了四千元经费,这在那个年代还是比较多的。之前负责筹建的老师由于对专业不是很了解,所以工作迟迟未动。而对于机械器材这方面,郭老师是相当熟悉的。他四处奔波去买工具,画出图样找木工厂制作钳工实习台。当然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没有实验场地,买回来的器材没有地方放;又如,光靠口头讲课是不行的,学生还需要实习,没有实习工厂就要到处借场地。了解到北京机械学院(现址为人民日报社)有充足的实习条件。郭老师就不辞辛苦地带着学生们到那里去请人家帮忙,让学生可以得到实习机会。郭老师每天跟同学们一起到机械学院的厂里,带着大家实习。

       虽然金属工艺这门课对于整个课程体系来说是辅助性的,但因为从学习到实践再到将来去工厂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要和机器打交道,因此建造一个北京纺织工学院专属的机械实习工厂成了他最大的心愿。后来学校搬到了定福庄,场地仍很紧张,一直惦记着为建造机械实验室的郭老师四处奔走,经常跟相关负责人交流沟通。经过多方协调,最后在学校西侧找了基建处堆放玻璃等杂物的两间房间,郭老师动员同学们清理了杂物之后,搭建起了机械设备,那颗深埋在郭老师心中一定要为同学们搭建实验室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然而,有了实验室、安装了机械设备,也并不是万事大吉,电路的问题接踵而来。郭老师急中生智,请电工帮忙从别的房间绕了一条电线出来才使设备得以运作,可以说想尽了方法。“整个学校都是白手起家,各个专业也都是如此,大家干得都很辛苦,但是也很快乐!”郭老师微笑着说,仿佛那段白手起家的日子就在眼前。



       之后,学校从劳动学院调来了几名技工,从郑州纺织学校(现郑州纺织工学院)调来一位厂长,还有几位师傅,他们对机械业务都很熟悉。在这两间小平房里,锻工和铸工安家了;几个钳工台子搬进去,钳工车间也安家了。铸造课程需要沙子,就在地面挖个坑,把买好的沙子铺上厚厚的一层;需要铸造的炉子,就从劳动学院买来一个二手的小烧炉;需要气锤就去四处找……装备陆陆续续“安营扎寨”。由于场地有限,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调来的几台车床都没地方放置,郭老师就想方设法在食堂旁边又借了两间房,虽然那几台车床基本都是三十年代那种老的皮带车床,动力都不是用单独的电动机带动的,但为了早日将机床安装就位,郭老师动员几个同学像护送宝贝一样,想办法将几台车床从距离车间30多米处利用滚杠一路连拉带推地搬到车间里安装起来。

       短短两年时间里,学校的机械工厂渐渐成形了。从第三届学生开始,大家可以在学校实践、实习了。正是由于郭老师的坚持不懈,以及之后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学院的机械实习工厂终于建成,教学队伍齐整,设备先进齐全,完全满足了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使学生们有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平台。


    北服记者团记者采访郭英老师


    【郭老师寄语】

       学校发展到今天,一切都非常来之不易,希望大家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多学知识、学好本事,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