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网上现金棋牌平台

字号: A A A

  • 共探首饰设计发展方向!2025全球首饰设计教育论坛在网上现金棋牌平台召开
  • 2025-10-20
  • 来源: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10月19日,2025全球首饰设计教育论坛在网上现金棋牌平台艺术楼圆桌会议室举行。论坛汇聚了全球知名设计院校的学者、机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共同就首饰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交流与探讨。

    1.jpg

    2025全球首饰设计教育论坛


    网上现金棋牌平台党委副书记李伟书在致辞中表示,学校秉持“与美同行”的校训精神,致力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中国时尚文化创新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智造”与“文化自信”已成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首饰教育不仅是传承工艺、培育审美的沃土,更成为融合古今智慧、贯通中西美学、驱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

    2.jpg

    李伟书致辞

    3.jpg

    网上现金棋牌平台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李詹璟萱主持论坛


    2025全球首饰设计教育论坛是本届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邀请国内外院校进行首饰设计教育案例宣讲,展示教学特色与前沿理念;二是围绕首饰设计教育趋势进行自由研讨,共探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首饰设计教育案例宣讲

    在首饰设计教育案例宣讲环节,共有8位嘉宾进行主题宣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首饰设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骁在分享中,以“触摸”为喻,阐释AI从工具转变为意义生成的“行动材料”。AI推动首饰教育从“物件制作”转向“关系生成”,以技术为镜,构建反思为核心的认知生态,培养复杂系统中的思辨与共感能力。

    4.jpg

    5.png

    6.png

    刘骁:《触摸人工智能——关乎心灵与判断的当代首饰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讲师汪晓玥在分享中,指出珠宝学院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将科技伦理、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协作融入教育核心,旨在培养兼具技术驾驭力与人文深度的创新者。

    7.jpg

    8.png

    9.png

    汪晓玥:《智能化时代首饰设计教学思辨》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副教授黄晓望在分享中,介绍了该院金工首饰方向近年课程结构改革,重点阐释了辅修制、融通课程与项目制等创新实践,剖析了工艺美术教育方法的探索路径,并对未来教学模式提出新思考,以推动教学方法凝练与体系重构。

    10.jpg

    11.png

    12.png

    黄晓望:《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金工首饰方向发展情况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讲师时翀在分享中,基于“双向生成”创作方式,探讨其与AI的关系及AI推动艺术首饰产业转化的路径。在2025年教学实践中,融合“双向生成”“双钻模型”等方法,借助AI生成产业落地方案,并通过产学协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原创效能并降低创新风险。

    13.jpg

    14.png

    15.png

    时翀:《哎(AI),当代首饰人(2)》


    网上现金棋牌平台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教师程之璐在分享中,提出AI融入教学的“三阶段、八步骤”路径。课程指导学生构建垂直模型库,融合花丝、玉雕等传统工艺,推动AI创意表达与文化再生。团队开发系列AI工具与混合工作流,实现从概念生成、三维建模到虚拟演绎的全流程贯通,展现数智驱动的教学新形态。

    16.jpg

    17.jpg

    18.png

    程之璐:《数智赋能首饰设计教学与创新实践》


    台湾珠宝艺术学院院长卢春雄在分享中,介绍了学院以“创新大中国珠宝艺术形式”和“孕育台湾珠宝设计师品牌”为宗旨,采用“科学化+艺术化+国际化”策略,助力新人就业与创业,是台湾唯一珠宝技职培训机构。

    19.jpg

    20.png

    21.png

    卢春雄:《展望珠宝艺术之未来趋向——以台湾珠宝艺术学院为例》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师、澳门珠宝首饰协会副会长李登登在分享中系统展示了以Stable Diffusion生成概念图,结合设计师筛选与参数化建模,实现“概念到现实”的完整AI工作流。课堂实践表明,该流程能有效提升创意效率,推动珠宝教育向“人机协作”新范式转型。

    21.jpg22.png

    23.png

    李登登:《AI 驱动下的珠宝首饰教育革新概要》


    厄瓜多尔阿苏艾大学讲师Felipe Valdez Castro介绍了该校珠宝教学的特色。课程以产品设计为基础,融合陶瓷、木材等技术,通过铸造、镂刻、焊接与抛光等工艺培养学生的材料感知力,并以失蜡铸造为核心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形态转化。教学强调学生作为研究者与创造者,项目注重环境、用户与市场的结合,成果收录于《从模板到珠宝:百款戒指设计》一书,展现了形态作为演进语言的魅力。

    24.jpg

    25.png

    26.png

    Felipe Valdez Castro发言


    首饰设计教育研讨

    在首饰设计教育研讨部分,共有8位嘉宾分享了各自观点和经验。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术院长郑静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设计领域,教育应通过跨学科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审美能力以应对挑战。

    27.jpg

    郑静发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荣红认为,近十年珠宝教育发生重要转型:人才培养从“以物为本”转向面向未来的设计思维,课程设置上技法课程转为选修,教学更强调实践应用与能力培养,并推动教师拓宽视野,推进跨学科融合。

    28.jpg

    张荣红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首饰专业负责人、副教授张压西建议在课程中合理融入技术要素,使其成为教学重要部分,并强调教师应主动探索新技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与转型。

    29.jpg

    张压西发言


    南京艺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专业主任、副教授王克震认为人工智能具有纯理性特质,能通过“头脑”实现集体创作,提升思考效率、拓展认知维度。他认为人机应相互优化,但电脑尚缺真正感知力,并提醒警惕AI可能引发的审美泛化。

    30.jpg

    王克震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首饰设计方向负责人、副教授庄冬冬认为AI与人类认知存在根本差异,专业教育需重视构建正确世界观与方法论。他强调,尽管AI面临信息筛选等挑战,人类仍需保持主导地位,坚守创造与判断的核心价值。

    31.jpg

    庄冬冬发言


    北京珠宝协会秘书长、天雅古玩城副总经理汪琳梅表示,协会依托古玩城生态,积极整合产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重点推动设计师品牌孵化与成长。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共赢生态,促进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32.jpg

    汪琳梅发言


    深圳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会长杜半认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型:传统低质研发被淘汰,新锐设计师崛起,品牌通过手工与叙事连接消费者。应借非遗文化增强内涵,并善用成熟供应链,平衡艺术与商业。

    33.jpg

    杜半发言

    34.jpg

    网上现金棋牌平台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伟作总结发言

    35.jpg

    领导、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